開場白:補鈣前要補充維生素D。大多數食物都不是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日光浴是獲取維生素d最經濟的方式。
本文的主要內容有:
鈣與嬰兒健康
維生素D是鈣吸收的基石。
維生素D有多重要?
嬰幼兒維生素D的來源
我的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
不同奶製品的鈣含量有差異嗎?
會不會攝入過多的鈣?
鈣片應該空腹服用。
骨頭湯可以補鈣嗎?
哪些食物含鈣量高,容易吸收?
鈣和鋅補充劑
這些都不是缺鈣的跡象。
補鈣的誤區
合理選擇補鈣產品。
如何補鈣?
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糖酸鈣有什麽區別?
鈣片不應與茶或咖啡一起服用。
鈣與嬰幼兒健康
1.嬰幼兒缺鈣可引起佝僂病和骨骼畸形,如O型腿和X型腿等。佝僂病患兒關門晚,坐、站、走、出牙、說話等身體和智力發育可延遲,身材比同齡兒童矮。
2.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血鈣減少,導致低鈣血症性痙攣,又稱嬰兒手足痙攣。
3.缺鈣可引起許多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嬰兒濕疹、水腫等。
4.體內嚴重缺鈣的人,在外傷的情況下可能會出血,甚至引起自發性內出血。
5.鈣缺乏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導致營養不良、厭食、便秘、發育遲緩、免疫功能下降,從而發生各種感染。
維生素D是鈣吸收的基石
維生素D能有效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沒有維生素D,隻會吸收10%~15%的膳食鈣。兒童每天需要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其實維生素D是可以由人體自身合成的。建議家長適當帶孩子曬曬太陽,或者選擇一些含有維生素d的鈣製劑。
維生素D有多重要?
近年來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維生素D可以減少感染,增強抵抗力,降低心髒病、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在兒童時期,適量的維生素D是保證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
嬰幼兒維生素D的來源
1.母體-胎兒的轉運
胎兒可以通過胎盤從母親那裏獲得維生素D。如果孕媽媽體內維生素D不足,會阻礙胎兒肺部在子宮內的發育,使寶寶的肺活量在起點就喪失了。不僅如此,這些維生素D還從胎兒時期就開始了,逐漸幫助調節寶寶的免疫係統,走向成熟。事實上,測量臍帶血中維生素D的濃度可以部分預測當時兒童的免疫成熟度。
2.食物中的維生素D
母乳含維生素D少,食物中維生素D也不多。大部分集中在魚、蛋、香菇。含量最豐富的是魚肝(每100克魚肝油含200微克)。因此,魚肝油常被用作維生素D的營養補充劑,其他蔬菜水果很少含有維生素D。
3.皮膚的光照合成
我的寶寶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
發育正常的嬰兒需要根據奶的種類和數量提出個性化的攝入建議。喂母乳、混合奶、純奶粉,維生素D的推薦攝入量是不一樣的。
0-6月齡每天鈣的適宜攝入量:200mg;7-12月齡:250mg;1-3歲:600mg;4歲及以上800mg。鈣攝入過多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要特別注意補鈣量控製在2g/d以下。
gc-img-caption">不同乳類含鈣有區別嗎?
母乳含鈣約為35mg/100ml,但鈣的吸收率相對較高。配方奶中含鈣約為50mg/100ml,鈣吸收率不如母乳中的高。普通純奶中鈣的含量更高,可達為100mg/100ml以上,高鈣奶中的鈣可達125mg/100ml。
鈣會不會攝入過量?
對於6月齡以內的健康寶寶,可耐受的鈣的最高攝入量為1000mg,7-12月齡則為1500mg,1-3歲也為1500mg。從飲食中獲取的鈣,一般不會過量,多了人體不吸收了,排泄掉了。如果不缺鈣又去補充鈣劑則可能會導致鈣過量,以致加重腎髒的負擔,影響其他礦物質的吸收,所以不要把牛奶當水喝。
鈣片適宜空腹時服用
服用鈣片盡量在空腹時或飯前1個小時、飯後2個小時,因為吃飯過程中會吃到蔬菜,蔬菜裏麵有草酸也有植物酸或磷酸,還有纖維素,這些東西都會和鈣結合成磷酸鈣或草酸鈣,形成草酸鈣就會沉澱後隨糞便排出體外,自然人體就吸收不到。也千萬不要配茶吃鈣片,因為茶裏麵有單寧酸,特別會和鐵及鈣結合,鈣質就無法被吸收。
骨頭湯能補鈣嗎?
骨頭裏含有很多的鈣,但是骨頭裏麵的鈣很難釋放出來,通過熬骨頭湯,它是釋放不出來的。所以骨頭湯裏頭的鈣含量其實很低。如果你喝一升骨頭湯,攝入的鈣也就是兩毫克左右,而一個人一天應該攝入的鈣是1000毫克。所以你想一想,要喝多少的骨頭湯,才能達到補鈣的作用。(桶裝水是18.9升,1000毫克的鈣需要26.45桶)。而且骨頭湯裏含有比較高的脂肪,這些脂肪主要是飽和脂肪酸,對身體健康是有害無益的。
骨頭湯除了鈣質含量少外,含鉛量還很高,血液中的鉛濃度隻要超過每100毫升/5微克,就可能降低小孩的智商。若孕婦喝大骨湯,也可能會間接影響胎兒。
哪些食物中鈣含量高、容易吸收?
母乳或配方奶是鈣質的良好來源,在母乳逐漸減少時,就要開始用輔食銜接鈣質的攝取。蔬菜可以選擇芥藍、莧菜、秋葵、高麗菜、小白菜、綠豆芽、紅莧菜、紅鳳菜、南瓜,其他還有豆腐、黑木耳、小魚幹,一歲以上也可以直接喝牛奶。要注意含量高的不一定好吸收,例如牛奶的鈣質吸收率為52.7%,比小魚的33.7%和蔬菜的17.8%要來得高。
除了鈣質以外,維生素D的補充也很重要,母乳有超優質的鈣,但在維生素D的含量上稍嫌不足。以廣東省的日照條件,加上表皮細胞製造的維生素D,在四個月大之前都還夠用。
鈣鋅同補
鈣鋅同補應該遵循“先鋅後鈣”的原則。如白天多食用瘦肉、牡蠣等食物補鋅,晚上多吃豆製品、奶製品補鈣,會更利於鈣的吸收和利用。但多汗的孩子,必須增加一些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瘦肉、動物內髒等。
這些都不是缺鈣的表現
1.不易入睡、夜驚、夜啼。這些情況多見於神經係統發育還不完善以及分離焦慮。
2.盜汗。孩子入睡後植物神經比較興奮,出汗多,兩歲後會好轉。
3.出牙晚、牙齒排列參差不齊。長牙的時間是8個月加減4個月,13個月還沒冒牙再找醫生看看。長牙和體質有關,和缺鈣無關。
4.枕禿圈。嬰兒新城代謝快,會有一陣掉發期。
5.前囪門閉合延遲、骨關節畸形、肌肉肌腱鬆弛、串珠肋肋軟骨增生等等,是維生素D缺乏所造成的佝僂病症狀。
補鈣的誤區
雖然我國居民普遍缺鈣,但也不是人人要補,不是補得越多越好。缺多少補多少,不缺不補。大多數家長認為補鈣能夠長高,很遺憾,身高這事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拚,多項研究表明補鈣對身高沒有顯著影響。根據醫界最具公信力的Cochrane Library統計認為,兒童補充鈣質隻會讓下肢骨密度增加約1.7%而已,而且一但停止補充,這個微量的增加可能就恢複原狀了。但深綠色和深黃色蔬菜能夠幫助孩子長高,可能與這些蔬菜裏高含量的堿化礦物質(比如說鉀離子)可以幫助骨骼的發展有關。
補鈣有益無害嗎?不是的,超量補鈣短期內主要表現在胃腸道刺激,輕則出現食欲不振、腹痛、腹脹、便秘等腸道應激綜合征症狀,長期超量服用鈣劑可出現高鈣血症,影響鐵和維生素的吸收。此外,高鈣血症可危及生命。
合理選用補鈣產品
碳酸鈣含鈣量高,生物利用度還將就,價格便宜,應作為各種人群補鈣首選。需補充較大量的鈣劑時,宜選用碳酸鈣、醋酸鈣、枸櫞酸鈣等; 而葡萄糖酸鈣溶解性較好,但含鈣量較低,適合補鈣量小者。維生素D 可促進鈣吸收,應盡量讓孩子曬太陽,玻璃可阻擋紫外線,因此不能隔著玻璃曬。一般情況下,嬰兒滿月後可每日進行10—15 min 日光照射,以後逐漸延長。
鈣劑的服用方式
分次小劑量服用比一次大劑量服用吸收率高,並且最好飯後1—1.5 h 服用,如果每天隻能服用1次,最好每晚臨睡前服用。此外,飲食中草酸、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在胃腸道可與鈣形成不溶性的鈣鹽或皂類物質,因此抑製鈣吸收。過多攝取酒精、尼古丁、咖啡因也可幹擾鈣的吸收。
碳酸鈣、檸檬酸鈣、葡萄酸鈣……都有什麽區別?
市麵上不隻鈣片品牌繁多,甚至還有多種不同成份的鈣,許多成份的鈣都標榜自己的產品最優,不過都各有特色以及缺點。碳酸鈣分為天然鈣及合成鈣,是最容易取得的來源,天然的碳酸鈣來自於牡蠣、牛骨,甚至是珍珠等天然物製成,價格較高,但來源若選擇不慎,極易有遭汙染的風險。
至於合成的碳酸鈣則非常便宜,碳酸鈣的特點是有效鈣含量最高,約為40%,不過非活性鈣,需靠胃酸才能活化吸收,而且易產生脹氣,建議宜在飯後嚼破服用。
檸檬酸鈣的來源是由鈣原料和檸檬酸製造純化而成,有效鈣含量21%,吸收效果約為一般鈣的2.5倍,吸收效果最好,而且無需靠胃酸活化加強吸收,可以預防結石,價格較貴。
葡萄酸鈣鹽通常是天然鈣由葡萄糖氧化而成,吸收率高,但有效鈣含量隻有9%,含量最低。而乳酸鈣的製造來源多為奶製品,例如酸奶等,由於乳鈣極易被人體吸收,因此乳酸鈣的特色是吸收高,但缺點是成本略高。
無論是選擇何種鈣片,鈣的補充劑必須與維生素D一起補充。維生素D可由飲食獲得,如:肝髒、蛋黃等,或適度曬太陽,建議在上午10點前及午後3、4點陽光不太強時每天至少曬15到20分鍾。
另外也要注意,鈣補充劑如果服用過量會產生便秘,而且和某些藥服用可能會減低藥物吸收,例如四環黴素等抗生素,所以兩種藥要間隔兩小時服用,並宜先吃四環黴素後吃鈣片。而用於降血壓或治療心絞痛的鈣離子阻斷劑如果和鈣片一起服用,不但補鈣的效果差,治療高血壓及治療心絞痛的效果也會減弱。
鈣片不宜和茶、咖啡一起服用
鈣片也不宜和茶、咖啡一起配服,這兩種飲料含單寧酸會阻礙鈣吸收,而碳酸飲料汽水、可樂含有磷酸,磷過高也會增加鈣質的排出。所以平日應減少食用咖啡、茶、碳酸飲料,建議喝咖啡時最好加牛奶取代奶精,增加鈣質攝取。飲食中含鈣量多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小魚幹、豆腐、莧菜、芥藍菜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